以前断断续续看过,前两天翻出又看了一遍。我发现读书这个事啊,每次阅读体验都不一样。尤其是上次阅读的时候还没经历过这抗疫三年。王小波用这句话总结这本书:
这个社会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实际上是乱糟糟的
我刚读完《百年孤独》,我是感觉这本书的文风有点百年孤独的感觉,不知道作者是否有受到百年孤独的影响,总之读这样的著作光从文笔上来讲就是很爽。
我读完后,感觉整个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虚伪史。当从上至下都在推崇这种虚伪文化时,这种社会就是最肮脏的社会。网友有句话总结中国的官员把子女送去留学这事总结的特别妙:
不要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
摘抄🔗
因之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
自从 1585 年以后,万历除了仅仅于 1588 年对自己的定陵再度视察过一次以外,三十多年,他没有走出过紫禁城一步,创造了自古至今的最高纪录
本朝有一个习惯,以气节自许的大臣,如果遭到议论攻击,在皇帝正式表明态度之前,自己应该请求解职归田,以示决不模棱两可,尸位素餐。
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作出表率。
难道一个人熟读经史,文笔华美,就具备了在御前为皇帝作顾问的条件?难道学术上造诣深厚,就能成为大政治家?二十五年前,翰林院修撰徐时行(当时他尚未姓申,仍袭用外祖徐姓)也曾对这些问题发生疑惑。但是今天的大学士申时行对此早已涣然冰释,理解了其中的精微奥妙,因为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