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全部博文

2023.06.04: 各种链接

  • 我已经忘记如何阅读 (双语机翻译文)

    • 我仍然相信,坐下来读一本书是真正学到东西的最好方法。
    • 有一天,我和一个仍在学步的小侄女呆在一起,她在 iPad 上看视频。她正在观看一个 YouTube 播放列表–在每个视频中,一双手都打开了一个健达惊喜,并组装了里面的玩具。我以为我是在帮她的忙,就把视频做成了全屏。但这让我的侄女陷入了恐慌。“小电视!“她坚持说。“不是大电视!“她需要较小的屏幕格式,以便监视仍将到来的视频阵容。专注于一个视频,哪怕只有一分钟,也是不行的。她需要全景,需要流,需要参加娱乐活动的舒适感。
    • 我们的默认状态就是分心的状态。
  • 最好的自助书建议提炼成 11 条简单的规则 | Mashable (双语机翻译文)

    1. 首先要迈出一小步,积少成多
    2. 相信自己,总体上做一个乐观者而不是悲观者。
    3. 接受生命本来就是痛苦的,所以面对痛苦时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心态。
    4. 要有同理心,审视自己的特权,不要轻易对别人做出判断。
    5.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一天,你要用来做什么?–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6. 变得好玩,把自己做的事变得好玩,积极培养自己的怪癖。
    7. 变得对他人有帮助
    8. 成为一个不完美主义者
    9. 睡觉,运动,吃饭,放松,重复进行。
    10. 写下来,光阅读没有用,必须用你自己的话写下来。
    11. 你不可能从自助书籍中学到所有的东西,如果有需要,请在现实中找人谈谈。
  • 写总结比读更多的书更重要 - Andreas Fragner (双语机翻译文)

    1. 用 1-2 句话说明这本书的整体内容是什么?
    2. 它试图回答的 3-4 个中心问题是什么?
    3. 用一段话来总结答案
    4. 你个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 你的创业公司必须是不可或缺的 (双语机翻译文)

城市与国家的财富/分离主义的问题 - 阅读笔记

最近两周正在重构沉浸式翻译,所以都没怎么顾得上写博客,本周终于写完了, 才有空测试下重构后沉浸式翻译的网页适配情况,在 Buzzing 上读到一篇文章《城市和国家的财富/分离主义的问题》书评,没想到超级超级的长,这篇文章是对简-雅各布斯两本不太知名的书的评论:《城市与国富》: 经济生活的原则》和《分离主义的问题》: 魁北克和对主权的斗争“写的书评。简-雅各布斯最有名的书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她被公认为可能是城市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感谢沉浸式翻译,如果没有沉浸式翻译,我应该不会有耐心读完这么长的英文文章,这是这篇文章双语版本的备份),但是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观点,所以无论如何我都想先记下来!

→  继续阅读需要: 7 min

2023.03.26: 各种链接

2023.03.20: 各种链接

Reddit

2023.03.18: 各种链接

AI 相关:

非女权视角解释目前的男权社会(2007 年):男人有什么好东西吗? (双语机翻译文)

要点:

  • 男性分布比较极端,处于顶层的男人比例大,但是处于底层的男人比例也更大。
  • 男女社会分工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动机:即男人更偏好冒险,而女性更偏好安全。所以社会奖励了少数偏好冒险的男性。
  • 女性更喜欢亲密关系,男性则创造了更大的浅层关系网络

在 Cloudflare Workers 部署一个带有 Dashboard 的 Cron 服务

昨天在 Cloudflare 搭建了 JSONBin 服务,作为持久化存储的方案,今天又总结出了我的工作流似乎还需要一个重要的 Trigger,那就是 Cron 任务,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那么百分之 90 的用例就都被覆盖了。

目前已解决的工作流问题:

→  继续阅读需要: 2 min

在 Cloudflare Workers 部署一个 JSON as a Storage 服务

我特别喜欢JSON, 因为它真的很小巧和简单,幸运的是,它还是我使用的主要语言 Javascript 和 Typescript 里的一级公民,也太幸运了吧!

我经常用本地的 JSON 文件来存储一些需要持久化的数据,这样可以省掉要调试 sql 或者 redis 的大把时间,而且数据都是明文纯文本存储,搜索,定位问题都很方便,比如整个Buzzing 还有整个Track Awesome List 都只使用 JSON 作为持久化存储的格式。

但是像这样比较大的项目,我会把 JSON 文件存储到 Cloudflare 的 R2 服务里(类似 AWS 的 S3 ),但是除此之外,我还有很多小小的工作流,这些东西通常也需要一个持久化的数据存储,比如一个 RSS 的监控服务,我需要记录哪些 ID 已经被发送过了,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需求,但是要寻找一个适合的服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今天我尝试搜索了一下 JSON as a Storage 方案,最后决定采用 Cloudfalre 的 Workers 作为 host, 其实也就几十行代码的事,Workers 好就好在一次部署,终生不用再管,所以特别适合这种服务。

→  继续阅读需要: 2 min

2023.02.01: 各种链接

1. 视频:TED 演讲 贫穷并不是缺少什么品质,而是缺少金钱

  • 大多数人认为穷人为什么穷是因为穷人本身有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教他们如何过自己的生活。
  • 研究表明,在丰收前和丰收后,农民的智商测试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说穷人愚蠢的决定并不是他们愚蠢的结果,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匮乏的环境中,它可以导致任何人做出愚蠢的决定。
  • 解决贫穷的真正方法是:提供无条件的基本收入保障,这不是恩惠,而是权利。这将解放人们的天赋,真正做到一劳永逸的脱贫。

2. 我有争议的观点:Ventura 是 Apple 迄今为止最差的 macOS (双语机翻译文)

3. Slack 是组织信息的反面例子 (双语机翻译文)

4.1922 年:为什么我不再那么随和了 | Mike Cane 的 xBlog (双语机翻译文)

2023.01.31: 各种链接

1. 五大性格特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經驗的開放性(創造性/好奇 或 一致/謹慎)
  • 盡責性(高效/有組織 或 奢侈/粗心)
  • 外向性(外向/精力充沛 或 孤獨/內向)
  • 親和性(友好/富有同情心 或 批判/理性)
  • 神經質(敏感/緊張 或 彈性/自信)[5]

从个人性格发展角度上来说,“五大性格”在進入職場大约四年后趋于稳定。同时研究数据还发现,即使经历重大人生事件,成人的性格特质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2. BBC - 伦理学 - 一般性介绍 (双语机翻译文)

  • 如何过好生活?
  • 我们的权利与责任
  • 是与非的定义
  • 什么样的决定在道德上是好的?

伦理学做的是消除混乱和澄清问题。之后,由每个人得出自己的结论。

3. Witold Pilecki(波兰二战英雄) - 维基百科 (双语机翻译文)

Everything is f*cked - 《所有事情都很操蛋》 阅读笔记

最近在看一本书,书名叫《Everything is F*cked》 , 作者之前写过一本《不被操蛋的生活折磨的微妙艺术:过上美好生活的反直觉方法》,我之前分享过我的阅读笔记. 这两本其实都是自助类书籍,对于这类书籍我每次都抱着一种看看这个作者又思考出来什么狗屁来,然后尽量快速阅读。(也就是抱着一种批判的态度阅读,而不是抱着一种阅读真理的态度)

看完这本之后,我会觉得作者的论点有点意思,但又没有提出足够多的论据证明他的论点。但是鉴于这些论点也挺值得探讨,所以我还是想分享一下作者(一个白人男性)的思考。

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我刚发布的沉浸式双语网页翻译扩展后翻译的第一本英文电子书。首先在离线电子书网站导入 epub 文件,使用扩展翻译后保存为离线 html,再使用 html to epub 工具重新导出为电子书,最后发送到 Kindle 和手机上阅读。

此书的观点(通过我的转述)被我的 partner 评价为西方老白男教我们东亚人如何忍受痛苦(事实是教西方 Z 时代如何忍受痛苦)的作品。

→  继续阅读需要: 5 min

2023.01.26: 各种链接

1. 塔利班要求服装店遮住女性假体模特的脸

  • 有生之年能等到这群疯子下台吗?

2. 日本是未来,但仍停留在过去 - BBC News

3. 我的美国朋友 - 纽约时报

4. 宏观经济变化让我不想付钱给你——麦克斯威尼的互联网倾向

5. 受 Git 启发:我们如何设计订单编辑功能

2023.01.22: 各种链接

1. 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的“极度硬核”Twitter 内部 - The Verge

  • (双语机翻译文)
  • 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但是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已有的信息,如果没了解过相关情况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下。

2. 愤怒的葡萄预示着冷战 |电影艺术:临时演员

  • 苏联的穷人在看愤怒的葡萄的时候惊讶的发现美国最穷的人竟然可以凑凑钱买一辆汽车。
  • 强烈推荐没有阅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可以找时间读一下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是批判美国在 1930 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那些无情的资本家,刻画了穷人生活的艰难,非常值得一读。 - 我的摘抄
  • (双语机翻译文)

3. 维基百科的重新设计几乎没有引起注意。这才是重点。

4. 我在 20 年的软件工程师生涯中学到的 20 件事 - Simple Thread

5.Tegowerk - 残酷的乐观主义(和懒惰的悲观主义)

2023.01.11: 各种链接

2022.12.28: 各种链接

2022.12.19: 各种链接

2022.12.15: 各种链接

2022.11.29: 各种链接

  • Github 推出Copilot Cli, 用于命令行的 AI 辅助,帮助你快速获得大多数意图的具体命令
  • @Dril 对 Twitter 的看法 (双语机翻译文)
    • @Dril 在推上似乎相当于国内的 @大咕咕咕鸡
  • 巴黎症候群与逆巴黎症候群
    • 日本人因為對巴黎存有過高的期望,誤以為法國人就必定比日本人更好,但在實際接觸過巴黎這個城市後發現完全相反,不僅巴黎人也有粗魯的一面,而且那些高職位的法國白人的素質也很低下,他們的談吐、著裝、禮儀、收入、品位均達不到日本人幻想中的要求,甚至還不如普通的日本人,患者在此現實之下倍感無助
    • 逆巴黎症候群是在沒去過巴黎的前提下就先在網絡上看到「巴黎症候群」一說,覺得巴黎的建築、浪漫、美食這些是被媒體包裝出來的假象,因此對巴黎和整個法國產生了傲慢的情節,覺得它們不過如此;但在實際去過之後才發現,就連巴黎普通人的幸福度和國際觀都遠遠超過自己所在地的富裕階層,所以患者的自信心和愛國心徹底崩潰,覺得自己之前的人生過得太潦草、太淺薄
  • 跑步机本来是用来折磨罪犯的机器 (双语机翻译文)
  • 希腊的新闻自由度如何? (双语机翻译文)

2022.11.24: 各种链接

产品

2022.11.17: 各种链接

  1. 女权主義的具體生活:洗碗這項家務活,性別為女嗎?

女婿肯洗碗是好事,兒子常洗碗則不行;女兒不用洗碗是幸事,媳婦不願洗碗,則是醜事。

「娘相」是我們那個社會對男人最羞辱性的稱呼,意思是像女人一樣。這個社會對男人的認識和期待,是不要糾纏在女人做的事情裡,男人不需要在家灑掃應對,如果主動做這些,反而會遭遇阻力,因為男人應該從家裡消失,去外面賺錢。但我們那個社會又有大量沒有工作、遊手好閒的男人,他們也被認為應該從家裡消失,去外面尋找賺錢的機會,或者假裝扮演賺錢的角色。而家庭是虛位以待,等待這個消失的男人回來統治的,他一旦回來就變成飯桌的中心。

  1. 视频:为什么卡塔尔要举办世界杯
  2. 对于 FTX 的创始人 SBF 而言,表现自己的无能可能是一种逃脱欺诈指控的策略
  3. 全球城市排行榜
  4. 小众协议双子座有一个 http 平台:Gemlog, 相当于双子座里的微博/博客平台吧,降低进入双子座的门槛。

→  继续阅读需要: 3 min

2022.11.16: 各种链接

  1. 前几天传的很广的一个报道伊朗议会投票决定给抗议的 15000 人死刑判决,该新闻甚至被加拿大总理转发,同时在微博上也流传很广,我当时在微博看到的时候,觉得这个新闻肯定要在外网爆炸了吧,结果好像只看到NewsWeek的报道,所以没有参与转发,我建议看到类似新闻的时候,还是可以稍微查证一下,美国的两家新闻媒体:NewsWeek 和 NYPost,是两家右翼媒体,经常发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这两家媒体的报道一定要 check 一下。甚至可以忽略,在 buzzing 上偶尔会看到这两家媒体的新闻,大多数我不会点进去,但是他们的标题有时真的很吸引人,所以有的时候还是会点进去,但是最后发现大多数质量并不高。NBC 也报道了这件事:在名人和政客的帮助下,关于处决伊朗抗议者的虚假说法广为流传
  2. 校园调配广播在线收听, 收集了美国多所大学的调频,这下可以精神入学了!
  3. 电子书比实体书磨损更快 - 由于格式和存储介质的更新,100 年前的书到现在依然可以用,但是 10 年前的电子书不一定被新的电子书阅读机器支持。
  4. 美国选民的按性别划分的投票率差异 - 女性一直高于男性,但是美国人口中男女比例是 98:100,但是即便考虑这个因素,女性投票率依然更高。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2022.11.15: 各种链接

2022.11.12: 各种链接

2022.11.11: 各种链接

→  继续阅读需要: 2 min

2022.11.10: 各种链接

2022.11.03: 各种链接

2022.11.02: 各种链接

→  继续阅读需要: 3 min

2022.10.31: 各种链接

Fuck it,直接上线就好,不要执着于完美了

前两天在推上看到这么一句话:

任何一项大工程(修房子、拍电影、开发 app)完成度为 90% 的时候,你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剩余的大量细节工作会占掉你另一段与之前相当的时间。

一周前, 在 HN 上刷到这样一个帖子:

Tell HN: 我厌倦了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我在 24 小时内建立了一个应用程序

今天又看到这篇文章学会完成事情,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为什么为老板工作的时候总能完成事情,但是自己做业余项目的时候就经常无疾而终呢?”

这些帖子对我触动挺大的,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次都要把东西搞到让自己满意才最终上线,结果就是有不少项目都做到了 90%,最后却不了了之。我决定以后做项目一定要尽早的上线,然后在线上进行迭代,这样其实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对于博客我已经这么做了,我最近一个月一直在博客上更新自己阅读后觉得还不错的文章, 每篇里面大概 3-5 篇链接,这就是一篇博文了。也不给社交网络推送,就自己的博客里发,有一天没一天的,但是没有压力,不会感到博文必须要很长才能发的压力。同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笔记,可以供以后参考。

刚好最近一个月我都在断断续续的重写 Track Awesome List, 这是一个追踪 Github 上好几百个Awesome 列表更新的网站。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呢?因为所有的 awesome list 都是按照分类组织的,当你 star 之后,它的更新其实很难被追踪,除非你愿意去对比 commit 的历史记录,我相信这不是一个愉快的工作。所以,我在 2 年前就做了一个简单的网站,通过分析那些 awesome 项目的历史提交记录,然后生成一个按照日/周倒序的页面,比如我经常查看Free for DevAwesome self-hosted的最新项目。

→  继续阅读需要: 5 min

2022.10.30: 各种链接

2022.10.29: 各种链接

2022.10.28: 各种链接

  • 我喜欢这个便捷微型掌上电脑, 全尺寸键帽,33 键的 QAZ 布局,小尺寸屏幕,很适合外出携带!
  • 为什么互联网已经被腐蚀了?
    • 可悲的是,正如我们在当今世界所看到的那样,事实证明,鉴于 280 个字符的帖子的有限认知带宽限制,法西斯主义是可用的最优的意识形态。这是因为法西斯主义的答案总是很简单:一般来说,对当时的边缘化群体的死亡威胁会做得很好,这很容易适合 280 个字符:“杀进国会大厦!”?“绞死迈克·彭斯!”?是的,即使是国会议员和副总统也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被边缘化,而且不到 280 个字符。
  • 人一当了老板,就是老板的立场,查看 ruby 创始人的文章:推特员工的幻想
  • 在乌克兰有一支反普京的俄罗斯军团正在战斗

2022.10.27: 各种链接

2022.10.24: 各种链接

我比想象中更需要浏览器中的 Vim 模式

我发现互联网上真正改善生产力的东西总是开源和免费的,反而小众的东西,要么体验欠佳,要么是需要付费。就像阿莫西林胶囊对比“天价“救命药一样,因为更多人需要,所以总有更多人进入这一领域生产出更好用的东西。

最近让我产生这个感觉的是一个叫 Vimium 的浏览器插件,使用近一个月后,我发现在浏览器上使用 Vim 模态快捷键的场景比在编辑器中使用 Vim 模式还要高。而且它比 vim 编辑器的门槛低了一个数量级,你完全可以仅使用它,而不使用 Vim 编辑器。

→  继续阅读需要: 4 min

2022.10.20: 各种链接

2022.10.18: 各种链接

把博客变成一本可离线下载的电子书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在死后保持自己的个人网站一直在线,文章地址我忘记存了,只记得文章里分析了各种选项,比如靠死后的信托基金什么的,都是些让我听的一愣一愣的选项,因为我既不懂什么是信托,也不懂什么是基金。不过即使如此,那篇文章的最终结论依然是很难保证个人网站在死后长期在线。因为单就域名来说,每次续期的最长期限就是10年,如果我死了,并且我有子女,幸运的话他们可以帮我续费几十年,之后的子孙后代就很难说。整个互联网发明也才不过几十年,还没有人有足够的经验能预测这件事,而且照人类这个活法,指不定哪一天就先毁灭了自己。

→  继续阅读需要: 8 min

2022.10.14: 各种链接

罗素全集

看大多数哲学家写的书都很不容易看下去,但是罗素的书,竟然能看得下去,看完之后发现过去 100 年了,但是罗素时代人类的问题,到现在依然没变,反而在某些方面更糟了。

这本罗素全集共 4 册,我只看了其中的 2 册《我的信念》,《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另外两册是《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自由与组织》,属于我看不下去的哲学书。罗素本人是一位对于全人类甚至动物都充满爱意的自由主义者,有很多章都谈到如何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以及如何才能实现美好的社会。他也是一个国际主义者,平等主义者。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所以一直也在思考人类如何才能不自我毁灭。总之,读罗素能让自己的眼光和价值观变得不那么狭隘,能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我很喜欢他的这句话:

人类未来最大的希望就在于想方设法地扩大同情的广度,加强同情的力度。

这确实能解决不少问题。比如臭名昭著的,发出天问“你要自由干什么?”的李子旸老师,在上海封城饿到自己之后,竟然开始说人话,并且开始频繁炸号了。

→  继续阅读需要: 35 min

2022.10.11: 各种链接

2022.10.08: 各种链接

2022.10.04: 各种链接

我想让自己说话不那么“端着”

如果你在社交网络上泡久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博主说话都有点“端着”,就明明他是一个人,但是他说话的方式却像是一个媒体,或者说是小编,甚至是机器人。这给人一种距离感,无聊感,有的时候还会觉得这个人高高在上。并且就我观察而言,男的说话比女的要端的多。我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男的从小被教育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遇到事尽量避免求助别人造成的,所以男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与人进行很深层次的交流,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不端着”地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相比之下,你会发现互联网上的女博主们发言就很自然,很真诚。

我觉得这很可惜,因为真诚在人类社会中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能力,但是大多数男性已经失去了这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找回来。

→  继续阅读需要: 6 min